English

体育锻炼与心理卫生

2000-07-03 来源:生活时报 三 共 我有话说

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赫伯特博士,曾做过这样的实验:将患有神经过敏性紧张、失眠中的30位老年人,分为三组:甲组服用镇静药。乙组不服药,但愉快地参加运动锻炼。丙组不服药,但被迫参加一些不喜欢的运动,结果表明乙组效果好。胜于服用药物。而丙组的效果最差,不如吃镇静药物的效果好。这说明,体育锻炼中的心理卫生对锻炼效果和医疗效果都会产生明显影响。

人的心理活动直接影响人的生理机能,情绪与大脑的皮下组织有联系。情绪的兴奋产生于大脑的深部,后扩散到整个机体,在心脏、血管及其它各器官中留下痕迹,这一痕迹将影响整个机体的机能发挥。

在体育锻炼中讲究心理卫生,首先要注意有明确的锻炼目的和强烈的运动欲望。在运动前要有一种跃跃欲试的运动情绪,要有积极参加运动的自觉性与热情,避免那种“身随而心违”的被动状态。

其次在体育锻炼中要使注意力集中,排除杂念以免在运动中产生不良损伤。将思想集中在如何呼吸,如何掌握正确运动技术等方面上来。

讲究心理卫生,还要注意尽力使体育锻炼轻松。

可以在运动前听听音乐,也可找自己亲人和知心朋友一齐参加体育锻炼。在运动中相互鼓励,共同创造欢快气氛。

讲究心理卫生,还要注意选择那些自己感兴趣的运动。特别是注意多参加一些“轻体育”项目,如钓鱼、野游、爬山、划船、滑冰、跳舞等运动,尽量使运动与娱乐相结合。

讲究心理卫生,也还需要掌握心理调节方法,不断地调节方法,不断地调节心理。其实,心理调节并不神秘,人人都可调节自己的情绪、心境和意志。

如我们在跑步前,在屋里镜子前照一照,整理一下头发、衣领、看看自己的面容或者伸伸胳膊,摸摸隆起的肌肉块。当看到自己脸色很好,肌肉强健时,精神振奋起来。这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自我调节。如果在镜子里看到自己面色苍白、眼睛有黑圈、精神不振时,这时就心里想:“一到户外,就会有良好的感觉。我不是那种精神不振,易受情绪制服的人”。于是挺起胸,毅然出门跑步去了。这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自我调节。

每个人,在运动中的心理活动是不同的。但是,只要我们注意心理卫生,就一定能不断地提高锻炼效果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